公示!省疾控传防所推荐入选“2023年贵州省全国工人先锋号”

杏彩体育账号

公示!省疾控传防所推荐入选“2023年贵州省全国工人先锋号”

发布日期:[2023-11-19] 来源:杏彩体育账号

产品介绍

  2023年贵州省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号推荐评选的集体和个人推荐对象已经省总工会党组会审定,并通过全国总工会初审,现予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自公示之日起,凡对公示集体和个人持有异议者,请在5个工作日内(3月24日17时前)以书面、电话或来访的方式来进行反映,提倡实名反映问题。反映问题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请提供联系方式、具体事实和线索以便调查。对反映问题者以及反映的问题,将严格保密。

  付  雷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铁焦事业部铁电车间电工 工程师/高级技师

  杨桂花(女,苗族)安顺瑞生药业有限公司 84消毒液生产车间消毒液生产班班长

  潘  成(布依族)贵州云上乌蒙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技术员 农艺师/中级工

  何开萍(女)贵州习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勾贮中心副主任 助理工程师/高级技师

  方钱宝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经理兼隧道专业副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傅小云(苗族)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医务处副处长、重症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

  肖时珍(女,侗族)贵州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教师 四级教授

  该支队过去三年,共出动指战员67775人次,抢救被困人员1269人,疏散被困人员3108人,抢救财产价值3983.5万元,保护财产价值8870.8万元。先后圆满完成了“1.03”金海湖在建工地滑坡抢险救援、 “7.01”大方县山体滑坡抢险救援、“8.21”增援赤水市扑救森林火灾、 “8.28” 纳雍县山体滑坡抢险救援、“8.19”增援四川泸州抗洪抢险、“9.15”增援织金同心抗疫等急难险重任务。

  该支队近年来共组织检查单位6.9万家次,排查小场所78万余家次,督促整改隐患11万余处。积极抓好消防宣传和培训工作,发放宣传资料280余万份,将消防安全纳入驻村和驻村干部培训,覆盖了6789名驻村、驻村干部和27512名基层消防安全网格员,培训重点人员34万余人,确保毕节市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作为国家152家保军单位之一,不负领袖嘱托、牢记国之大者,始终致力于研制出独立自主、技术先进、质量放心可靠的航空发动机,始终着力于培养出一支许党报国、敢战能胜的科学家队伍,为推动国防装备建设和贵州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一是筑牢政治忠诚,凝聚铸心动力。聚焦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创新实施了“党建铸心、型号攻坚”党建品牌,始终引导职工,营造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干事创业氛围,充分的发挥职工在重大任务中的主力军作用,带领职工出色完成了多型重点型号里程碑任务。二是坚定历史自信,勇攀科研高峰。近五年,顺利完成了两机鉴定、五机立项等重大里程碑任务,批产在研的多型发动机在高端无人机等领域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多次获得“国庆阅兵突出贡献奖”;始终把创新驱动摆在突出位置,两型发动机获得国家质量最高奖—银质奖,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发明奖8项等,多次被省部级评为“有重大贡献单位”。三是培塑领军人才,激发干事活力。着力培育和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近5年,1人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人获评贵州省首届杰出人才奖提名奖、1人入选国家“WR”计划等。

  恒力(贵州)纺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坚持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高质量建设为导向”的建设思路。成立至今荣获了“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状”,多个岗位荣获“贵州省工人先锋号”“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岗”“2022年度贵州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并于2022年10月被认定为贵州省2022年度省级就业帮扶示范基地。

  公司具有强大的开发团队,自主研发能力在全国纺织业处于领头羊,与多所高等院校成立校企订单班,截止2022年11月,拥有实用新型专利7个。公司以开发高的附加价值、低能耗纺织产品为目标,以绿色制造为核心,采用纺织行业绿色先进工艺,应用法国德利满最先进的工艺和自控系统,实现工业互联网与绿色纺织工艺一体化集成。公司聚焦“双碳”目标,对生产流程的标准高、环保工艺力度大,从废水零排放、能源梯级利用等方面狠下功夫,建设绿色工厂。

  付雷,男,汉族,1980年2月出生,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高级技师,首钢水钢铁焦事业部铁电车间电工。该同志扎根高炉电气维护检修第一线,致力于高炉稳定运行和设备改造等课题攻关,为提升水钢自动化水平和高炉稳顺运行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自学掌握了西门子博图PLC、施耐德PLC、三菱PLC、上位机组态软件等大量自动控制知识。将丰富的电气自动化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生产实践,解决了一个个电气自动化技术难题;组织炉前专业方面技术人员进行讨论,通过增加通讯适配器、交换机、修改程序,并赋予不同IP地址,有效解决了影响高炉正常生产的重大隐患,创效70余万元。他带领团队先后完成4高炉炉身温度监测系统恢复的攻关、解决4高炉矿槽系统单机设备故障造成高炉休风减风的课题攻关、四高炉制粉煤粉风机报警可视化改造等技术攻关项目41项,创造经济效益200余万元。其领衔的工匠场,先后开展技术攻关300余项,完成了4号取料机移动小车拖揽钢绳支架改造的攻关、3小矿槽上铁料皮带增设启动预警信号攻关、配料室北面称升级改造等技术攻关项目12项,累计创效470万元。他还主动承担了水钢职工的培训重任,利用工匠场实训基地,先后对多名职工进行现场培训。2019年以来,13名成员取得高、低压电工作业资格证,1名晋升为高级技师,13名晋升技师资格,1名晋升为工程师。

  张勇,男,汉族,1983年9月出生,党员,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数控车工,首席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业二十多年来,张勇勤学善思,刻苦钻研,练就一身精湛技艺,不断挑战航天“高精度”、“高难度”,攻克了“超高精度零件加工”等30余项加工难题,完成技术革新20余项、数控技术优化200多项,总结提炼加工工法3项,获国家专利1项、全国总工会职工创新资金支持项目1项,发表论文3篇,获省级优秀QC项目3项,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600余万元。在工作的同时,张勇还精心传授技艺,将自己的专业相关知识及绝技绝活丝毫没有保留地传授给小组成员,他利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累计开展各种培训120多期,参培人员4000多人次,累计培养特级技师等各类高技能人才50余人;经张勇指导,1人获全国数控竞赛二等奖,1人获贵州省技能竞赛第一名,1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张勇出色完成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和多项国防重要武器装备配套产品研制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中国航天基金奖、贵州省劳动模范、航天技能大奖等荣誉奖项,并在2022年荣获第十六届中华技能大奖。

  高寒,男,穿青人,1984年12月出生,贵州贵阳元驰石油运输有限公司危货司机。该同志作为一名危货运输驾驶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注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履行安全职责,勤奋好学,不断的提高技术水平。心中时刻记住“车行万里路,走好每一步”,凭着一种对职业简要事迹的敬畏,执着的干劲儿,勇挑重担,在公司“报平安、保民生”的工作中,出色达成目标。在全公司的驾押人员队伍中,表现突出,同时在参加国家、省级的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平凡的岗位为公司安全发展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2020年10月,经公司推荐,该同志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道路货物运输汽车驾驶员职业技能大赛贵州省选拔大赛。在整个运输行业驾驶员技能大比拼中,获得了贵州赛区第二名的好成绩。同年11 月,代表贵州参加了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并荣获了入围奖。因其在危货运输行业中优异的表现,在贵阳市云岩区总工会与贵阳市危险物道路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共同举办的“2021 年贵阳市第一届‘最美危货车司机’”评选中,被评为“最美危货车司机”。2022年,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2019年至2022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元驰公司“优秀驾驶员”。2023年1月,被评为“最美危货车司机”。2021年12月22日,贵州贵阳元驰石油运输有限公司党支部成立,该同志积极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积极加入了党支部示范创建的党员应急队伍,现已通过组织考核,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

  华一骏,男,汉族,1988年6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初级工,贵州燃气(集团)都匀市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线路工段抢险工。该同志自加入公司以来,工作中踏实认真、敢于探索创新,工作七年来,获得大小荣誉17余次。其中2018年1月在贵州省“感恩奋进·走在前列”新时代工人讲习所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赛中荣获铜奖,2019年9月在贵州省第四届“燃协杯”燃气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被授予“贵州建设工匠”荣誉称号,2021年获“都匀市劳动模范”,2022年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他作为一名燃气应急抢险工,对工作认真负责,在技能上能够独当一面,在工作中率先垂范,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他还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以身作则,充分的发挥“传、帮、带”作用。“只有身处一线,才有机会发现工作中的痛点”。2018年,他发现钢管碰管作业中,采用的微正压动火和吹扫焊接的方式,停气影响区域广、时间长,在焊接过程中存在安全风险。为解决这一个问题,他不断查阅技术资料,多次与厂家沟通,了解到设备的原理后,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得到全力支持。设备引进后,多次进行模拟试验,最终成功将作业时间从原有的三至四小时缩短为半小时,为之后的技术设备引进和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郭利伟,男,汉族,1989年7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三期项目部工段长助理。他2011年10月进入现公司工作,奋发向上、贡献作为。一是热情参加各类检修及技术改造。参与对锅炉范围内检修制定方案并给出指导建议。对锅炉系统存在不合理、不规范、不经济的地方提出技术改造方案,参与技改成效的论证,对输渣系统除尘技改,大幅度的降低了系统扬尘对环境的污染。二是发挥专业优势,培育和挖掘车间内部人才。在全面协助车间搞好锅炉工区工作中,认真对锅炉员工做理论与实际操作培训。他热情参加车间各类培训工作,积极挖掘车间内部具有潜力员工,丝毫没有保留地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同事,培养了数名技能合格的员工,为人才贮备贡献力量。三是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奋战在一线年应公司管理需求,调职至生产管理进行设备管理相关工作,他发现设备隐形故障,提出解决方案及指导实施。多次对锅炉风机进行动平衡,解决风机异常振动,保证设备稳定运行,打破了离心式风机振动问题受制于对外委托的瓶颈。2015年除夕,晚上两点左右,天空突降暴雨。突然厂用电中断,锅炉紧急停炉,他分析原因,果断组织人员处理事故,在短短5分钟内就将锅炉抢启成功。事后分析,此次他的正确果断处理,在未停机情况下迅速恢复负荷,将此次事故对全公司生产的影响几乎降到了0。

  杨桂花,女,苗族,1983年6月出生,安顺瑞生药业有限公司84消毒液生产车间消毒液生产班班长。进厂8年的时间内,杨桂花与同事之间相处,做到了团结互助,对车间的生产设备熟知,让企业的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任务繁多,能做到跟班作业,保证按时达成目标,及时保证了客户的需求,表现出班组长的责任心强,发扬了班组长连续工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孜孜不倦地做出成绩,工作严格、扎实、细致、周密。不断的提升个人的岗位本领,努力精通本职的岗位知识,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身为班长,她深知“打铁先得自身硬”的道理,为了能让工作“更上一层楼”,经常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学习充电,提高技能,并且每逢遇到生产“瓶颈”和困难的时候,她都会身先士卒,冲在前面,和大家一起处理问题。面对车间的历次检修,她都主动参与,有一次,包装岗位有个员工因病没来上班,导致人手不够,为了不影响生产,她二话不说,立刻自己去顶岗,和包装岗的师傅们一起奋斗在生产一线,终于完成当天的生产计划。那种精神,值得公司每一位员工学习。她擅长对知识活学活用,为了熟练掌握岗位流程,她详细分析设备结构,甚至对每一根管道、每一个阀门的位置和作用都熟记于心。不断的学习,使她养成了善于分析的好习惯。

  2021年以来,公司从试生产到正式投产,他始终带的是最核心的一个班组。在带领中,手把手地教,耐心细致地反复解说。他认为,若自己看不懂图纸资料,摸不准机械设备的原理,就没资格当师傅,因此他经常彻夜研究琢磨。他视公司发展为己任:“必须有一支技术非常精湛的团队才能保证车间生产达到高效稳定的效果”,他时时出现在车间,调试着各种工艺数据,指导解决生产中各种难题。

  通过他的努力,提炼出“油封抗氧化”“恒温均质”等工艺和他参与的集团公司“铜铝复合板”新产品研发,也成功运用于公司产品生产。新产品兼具了导电性能好,散热效果佳,产品质量轻等特点,主要运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的导电、电工行业、电器等方面。技术成果提高了生产力,拓宽了销售路子,有效提升了公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潘成,男,布依族,1989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农艺师,中级工,贵州云上乌蒙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技术员。潘成同志2015年4月入职贵州云上乌蒙天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任技术员职务,刚进入公司时,他不畏艰辛,坚信“实践出真知”的真理,亲自参与公司菌种生产、种植基地、产地加工等各项工作,逐渐熟悉掌握公司各项生产技术,并依据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为公司制定了一系列使用的操作作业规程,作为企业主要生产作业规程。跟技术中心的同事围绕菌种生产技术工艺、种植技术、产品加工技术等开展了技术探讨研究,研发形成的液体菌种生产技术集成,菌种生产周期较原来缩短1/4,生产所带来的成本节约1/3,菌种质量极大的提升,生产量从2015年50万袋/年提升到如今的300万袋/年,目前已经在全国各个天麻主产区进行销售应用。围绕天麻高效、生态、节柴、集约化栽培技术开展技术探讨研究,并建立示范基地,作为公司对外开展技能培训基地及大学生实践见习基地,近年来他累计对公司员工及农户开展指导培训1800余人。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公司承担的省市主管部门的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推广等项目15项,并顺利通过验收。近年来发表文献13篇,申请专利4件,参与制定区域标准6项。根据工作需求,他热情参加各项技术技能培训、专题讲座,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

  何开萍,女,汉族,1983年12月出生,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高级技师,贵州习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勾贮中心副主任。何开萍在业务技能上,服务生产、服务的品质,带领品评人员到车间与班组人员交流品酒心得,提升专业技能;热情参加车间品评人员培训,为生产一线储备人才。树标杆,对标优秀企业,取长补短,提升自身水平;搭平台,将酒质好的车间、班组作为典型代表,分享好的经验和做法,为习酒质量保驾护航;建立酱香新酒基础分析方法,并参与企业新酒验收标准起草工作,为习酒风格稳定和风味轮廓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方钱宝,男,汉族,1979年8月出生,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隧道专业副总工程师。该同志先后主持或参与制定了《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规范》等2部全国性行业规范,编制了近40册全国通用的铁路参考图,发表论文17篇;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优秀设计奖9项、省部级工法3项、企业级科技进步奖3项、企业级优秀设计奖19项、企业级工法3项, 软件著作2项;取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9项,目前国家专利局正在受理专利达41项;荣获了“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首届青年科技奖”等多项荣誉,所带领的贵阳公司隧道处也斩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贵州省工人先锋号”等多项殊荣,并正在主持进行5项科研(或新产品)研发工作,各项研究成果均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同志在铁路方面,先后参加了川藏、贵广、渝贵、成贵、瓮马等10余条共计4000余公里新建和改建铁路的勘察设计工作;在高速公路方面,主持了瓮开、威围、金仁铜、桐新等4条线余公里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技术方案拟定和技术管理工作;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主持了贵阳轻轨1号线设计等多条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技术审查工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巨大的奉献。

  傅小云,1972年9月出生,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务处副处长、重症医学科主任。2020年,湖北新冠疫情期间,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大年初三)赶赴湖北鄂州,接管RICU,参与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担任贵州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党支部书记,在病情未明的情况下,作为员,冲锋在前,实施鄂州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气管插管;带领团队,采用体外膜肺(ECMO)抢救新冠肺炎患者,也是鄂州市开展的第一例ECMO技术。2020年荣获“全国优秀员”“全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医师协会“白求恩”式好医生、中央文明办“中国好医生”、“遵义市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当选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

  2022年12月在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后,主动担任自己所在的大型社区,红星社区的家庭医生,在小区的微信群上,时时回答社区群众的疑难问题,用自己丰富的学识服务群众,成为社区群众当时的“主心骨”,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通过及时回答群众问题,阅读CT影像,及时的进行症状评估,并提出治疗建议,小区群众未发生1例危重型病例,获得社区群众的衷心好评。

  朱加应,男,汉族,1977年4月出生,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任。工作20年以来,他对各种急危重症技术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的提高科研能力,主持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厅)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最高影响因子12.008分。成为了本领域医疗和科研的能手。

  急诊工作往往面对的是危急凶险的急症、危重症。为抢救患者生命,他连续坚守在医院、坚守在抢救室、坚守在重症监护室成了常态;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成为了常态;没有周末成为了常态;没有节假日成为了常态。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时,连续数天职守和奋战在救援现场成为了常态。但他从来就没计较过个人得失,工作20年来始终能保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成为把“挽救每一个生命” 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的“全心医者”。从医20年来从未发生一例投诉、从未发生一起差错和事故。

  肖时珍,1981年11月出生,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四级教授,贵州师范大学教师。作为专家组核心成员兼秘书长,她全程参与“中国南方喀斯特(含云南石林、重庆金佛山、重庆武隆、贵州施秉和荔波、广西环江和桂林)”“中国丹霞(含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各阶段工作,作为专家组核心成员密切参与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为上述世界遗产申报材料最终经国务院领导签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并最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全世界世界自然遗产最多、世界遗产总数第二的国家。此外,她强力助推“贵州三叠纪化石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作为副组长承担了《贵南高铁荔波遗产地缓冲区段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作为组长承担了《赤水市丙安水库项目对赤水世界遗影响专题报告》,均得到UNESCO世界遗产中心和IUCN的认可,为遗产地可持续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她主持编制了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状况报告(2015、2018、2020、2022),获得IUCN和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认可,使武陵源的保护展望成功晋级第二档“较好”,改变了国际社会对武陵源乃至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认识。她独立主持科研项目8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独译著作1部。她创新性开展教学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将自己及团队最新的科研成果融汇贯通至课堂教学中,学生网上教学评价结果平均分均在90分以上,教学效果好。指导硕士研究生多名。

  邓正明,1974年4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贵州中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在黔东这片投资热土,邓正明以优异经营业绩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始终不忘服务群众,积极投身决战决胜扶贫攻坚和推动乡村振兴事业,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结缘铜仁,中伟宏图起黔东。邓正明2004年开始在黔东热土投资兴业,一手将曾经单一的蓝伯化工厂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员工3000余人的综合性非公有制企业。2020年,参与开发运营的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中伟股份市值突破1000亿元。十多年来,他与他的企业,先后获得“招商引资先进企业”“贵州省双百强企业”“科学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万企帮万村’先进非公有制企业”“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等50余项殊荣。人民代表,为一方发展代言。他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为铜仁市引进湖南东亿电汽股份有限公司、贵州东奇电气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形成的打火机产业链;林峰箱包、阳光8点箱包等10家企业形成的箱包产业链;以中伟新材料、中科星城新材料等6家企业形成的新能源产业链,共吸纳项目资金95亿元,对带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做强产业,脱贫攻坚建平台。目前,贵州中伟集团在“产金互促541”新路径下投入资金逾2亿元,帮助建档立卡户2344户,兑现红利3516万元,覆盖玉屏及周边区县43个村,超过70000人受益。以援建村庄路桥、饮水工程、卫生设施、村文化广场,配合推进危房改造,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业等方式,改善贫困村容村貌。

  中铁置业集团贵州有限公司中铁·逸都国际项目部自2008年进军贵州规划建设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怀揣一颗“进军贵州,建设贵州,改变贵州”的初心,擘画的系列蓝图,万变不离其中,在黔扎根十五年,该项目部不负各级党委、政府重托,不负万千业主和人民厚望,坚持以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卓越高质量为本,以“大企业、大品牌、大担当、大作为”的央企胸襟和格局,以不一样的担当,不一样的作为,持续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该项目部管理占地总建设用地面积约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0万平米,总居住户数达1.6万户,居住人口近6万人,这一“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综合性大盘,优中选优聘请世界顶级、国际知名的专业机构担当景观规划和建设设计,结合贵阳独特的地理气候和自然地理特征,在建筑美学上,巧妙融合原生自然生态与异域风情格调建筑,在建筑空间上,最大限度满足居住者对于丰富多样山地景观的传统审美,获得联合国有关机构颁发的“人居奖”等多个大奖。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年拼搏和坚守,该项目部慢慢的变成为了贵州地产行业中的翘楚,更让企业“打造国内一流房地产综合运营商”的梦想逐渐走进现实。

  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一分厂粗绳特绳工段丁班是公司拳头产品生产单位中的佼佼者,担负着公司高精尖、奇特难产品的生产。现有职工25人,其中党团员8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技师3人,高级工10人。多年来,特绳丁班全体人员发扬“团结、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大胆创新,积极进取,在公司200多个班组中脱颖而出,于2022年获得“贵州省工人先锋”荣誉称号。在生产工作中,班组紧紧围绕公司生产经营目标工作,一次次突破钢丝绳制作的完整过程中遇到的瓶颈难题,积累了丰富可靠的技术经验,长期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生产任务指标,成为公司同类班组中的领头羊,经过班组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综合产量为四班生产中排名第一。在质量工作中,班组产品质量及技术攻关工作位居公司同类班组前列,产品一次合格率98.51%,热情参加公司各类特殊产品的生产技术攻关,完成了贵州铜仁、成都凤凰山、三亚、大连等地体育场馆建设用大规格锌铝合金密封绳的生产任务,为公司的经济效益与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0年贵阳厂易地搬迁以来,该机组成员何文利等4名生产骨干,通过认真学习各项理论知识,在工作中不断查找自身不足,努力提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与其他机组人员一起严把质量关。多年来,15#机组在生产中持续开展技术创新,是车间优秀卷包机组的标杆。袁军作为机组负责人,是15#机组十多年成长的见证者,他常常号召车间其他机组向15#机组学习:“易地搬迁以来,15#机组数十年承担着车间重要的生产指标与产量任务,在团队协作上更是不断迎难而上,是全车间机台的优秀典范,为工厂顺利完成百万箱产量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荣获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优秀卷包机组、贵阳市工人先锋号、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班组、贵阳卷烟厂“国酒香”杯第四届烟机设备生产操作类职业技能竞赛卷包机型一等奖、贵州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贵州开磷有限责任公司青菜冲矿生产一中队采掘二分队现有职工14人,其中中级台车工4人、高级台车工1人。该分队是集开拓和回采为一体的综合型班组。2022年,采掘二分队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目标,克服安全压力增大、矿石运输不畅、入库难度大、作业场所大范围调整等坏因,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安全为己任,贯彻落实“以质抵量”发展政策,及时作出调整生产结构,严抓质量管理,主动作为,增加自营开拓量。通过二分队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全年实现供矿32.4万吨,矿石综合品位达30.58%,自营开拓2266米,连续5990天实现了安全生产“零”字目标。面对成绩,二分队不骄不躁;面对困难,积极应对;面对未来,他们充满信心!这就是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向前看的二分队。采掘二分队全体职工将立足本职工作,继续发扬“负重攀越、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团体的凝聚力和奉献精神感染和激励全矿职工,为推动现代化矿山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截止2022年12月,凤山水库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9.12亿元,为总投资45.40亿元的86.17%,各重大节点工程均超额达成目标。凤山水库工程建设管理处坚持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放松,以“水业标兵”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为切入点,积极地推进党建与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深层次地融合;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做出应有贡献;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重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保证工程安全可控、质量优异;坚持安全生产底线红线,多措并举持续强化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创建安全文明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坚持生态环保底线,严格落实生态环保有关要求,狠抓“三同时”落实,组织并且开展环保专题研究,积极建设绿色凤山。

  烟叶管理处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了全省烟叶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坚持把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贯穿始终。主动融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大局,在稳基础、增产能、优结构等方面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贫困县烟农收入164.11亿元,1.56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烟收入18.62亿元,近两年增加烟叶计划50万担以上,烟叶产业成为贵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坚持烟叶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方向。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绿色生产、生产组织方式创新、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等方面走前列、作表率。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成立的韦斌大师工作室先后获省人社厅、国家人社部授牌认证,是行业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烟叶分级大师工作室。2018、2019年,分别有4人、5人获“全国烟草行业技术能手”称号,2021年2人获“全国烟草行业青年技术能手”称号。主持和参与科技项目7项,参与标准制定5项,出版教材1本、专著2本,申报专利2项,发表论文10余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开展“我为烟农办实事”活动,在增加烟农收入、减轻烟农负担两个方面持续发力,逐步提升了烟农获得感。2022年,全省烟农总收入达92.15亿元,户均16.29万元,高于全国中等水准6万余元;严把生产物资采购关,近三年累计为烟农减少投入成本7000多万元。

  3T模锻锤班组主要承担公司军品、外贸、民品等模锻件的生产制造任务,现有成员21人,高级技师2人,技师2人,高级工7人,大专以上学历13人,平均岁数37岁;多年来3T模锻锤班组在追求一流业绩、提升班组管理等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和荣誉,2006年荣获贵州省青年文明号, 2007年荣获贵州省“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班组,2021年荣获贵州省工人先锋号。

  朱金龙同志是3T模锻锤班班长,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高级技师,在他的带领下,3T模锻锤班组2020-2022年完成产值16064万元,产品项数2451项,锻件数量106820件。其中2022年完成生产产值6632万元,生产锻件数量47773件,为公司全年生产任务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该班组通过开展创新创效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43条,小改小革8项,显著的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工作效率;3T模锻锤班组依托贵州省国防系统朱金龙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发挥劳模、专家及名师的示范和带头作用,涌现出“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贵州省最美军工职工”“贵州航空工业青年岗位能手”“中航重机最美青年”“中航重机劳动模范”贵州省国防工业“十佳师徒”等一批优秀青年员工。

  在工作中,班里任何一个人都严把程序关,确保检修流程的标准化。面对每一次任务,他们抓住检修的主体问题、关键工序,确定各项时间节点,科学组织施工,使检修工作始终按计划进行。检修完成后,维护人员都要进行自查,严把质量关,接着进行设备试运行,并安排维护人员不间断值守48小时,记录设备正常运行的各项参数和运作情况,每隔一小时汇报一次,从而确保检修质量。

  运检七班是只有6名班员的“精巧”班组,其中有3名党员,守护37条共345公里输电线路平稳运行。示范支部引领。以贵阳供电局党委“电亮先锋·三心聚能”党建实践为载体,充分的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3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心聚力,坚决扛好电力保供政治责任。服务发展大局。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字当头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三无三不”管控现场作业,线上+线下“四不两直”实时督查,党员带头示范,实现党员无违章、党员身边无违章,营造“我要安全”的浓厚氛围。抢抓数字转型。发挥数字赋能、创新引领的源源动能,输电管理实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胸怀国之大者保障“西电东送”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完善、更新、运用输电可视化监测系统、覆冰监测系统、测温系统,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的现代化电网,强力服务“强省会”行动。数字化转型驱动电网引擎。打造行业尖兵。以“工匠充电站”为载体,定期开展岗位练兵,以“示范引领促创新、推广引领促减负、创新研发促人才”三项特色举措夯实团队目标建设,打造全能型人才。近年来,班组培育南方电网杰出(高级)技能专家等多名高技能人才。

  贵阳北客运车间二班成立于2014年12月,现有职工49人,其中男职工24人、女职工25人,职工平均岁数29岁,中级工及以上职称43人。班组自2014年12月贵阳北站开站成立以来,从始至终坚持“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累计服务重点旅客8万余次,服务特殊旅客17520名,收到旅客各类表扬300余次,锦旗243面,实现了安全零事故,高效、暖心、便捷服务得到旅客、社会广泛认可。以“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为工作目标,坚持练内功,擦亮高铁名片,先后培养出6名管理干部,2名职工在2017年成都局集团公司“安康杯”竞赛中脱颖而出,分别取得客运员第一名、售票值班员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班组先后荣获2018年度贵州省工人先锋号、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度“春运先进集体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度“春运先进党支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度“先进集体”等荣誉。

  网络监控维护班组现有职工72人,平均岁数36.5岁,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71人,党员27人,是一支年纪轻、素质高、活力强的团队。他们信仰坚定、铭记初心,从始至终坚持党建引领,守正创新;他们团结奋进、锐意进取,积极推动云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他们以出色的工作、优秀的业绩诠释着“工人先锋号”的深刻内涵。一是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全力提升客户感知,实现宽带网络质量、移动网络质量、装维服务满意度不断攀升;二是履行央企责任,实现云网安全稳定高效,战斗在网络保障第一线周年、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疫情防控、突发事件等重要通信保障任务;三是融入发展全局,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注入电信力量,逐步的提升服务能力,支撑国家新基建重大战略,助力贵州高质量发展;四是发挥创新优势,科技赋能提质增效,近三年获得科创项目专利2项、软著16份、贵州电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班组被评为“贵州省工人先锋号”,1人荣膺“全国劳动模范”,3人荣获中国电信岗位创新能手,班组成员多次在全国及省部级技能竞赛中获奖。

  爱心车队拥有车辆15台,队员15人。车队自组建以来,从始至终坚持为乘客常态化提供优质出行服务,热情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以无私奉献精神和高水平的优质服务,彰显车队爱心服务的本质,得到社会各界和同行业一致好评与认可。一是增强业务技能,培育先进榜样。不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与服务质量等培训,同时开展规范化职业操作演练、职工心理健康疏导、文明安全驾驶等活动,至今共参加各类培训43余次,参训培训员工2800余人次。二是热心公益事业,彰显社会担当。共抗疫情,为爱前行。为及时保障疫情防控医护人员及疫情卡点值守人员安全到岗到位,爱心车队主动配合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防控措施,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出车1500余次,护送医护人员、值守人员以及居民出行7000余人。助力脱贫攻坚,勇担社会责任。爱心车队多次组织队员筹集捐赠资金共计3万余元,资助深度贫困的金盆乡大寨村、金盆乡干河小学、青林乡以及受滑坡影响的纳雍县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武汉市。热情参加志愿服务,助力文明城市巩固。从始至终坚持做好安全与文明服务工作,做到行业模范引领。每年“高考季”自发组织“爱心送考”服务队,截止目前共送达高考学生1800余人次,帮助高考家庭解决困难200余次;车队还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及公司送还乘客遗失物品300余件,直接将现金、物品等遗失物送还乘客300余次,挽回乘客损失达数万元。

  电解检修班主要负责公司电解生产设备管理维保工作,现有职工13人。强化业务学习,打造学习型班组。鼓励员工努力学习专业相关知识,通过对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的集体研讨,提高职工独立工作上的能力和处突能力。注重技能竞赛、合理化建议和岗位练兵等活动,确保各项检修任务顺利完成。强化班组基础管理。结合实际修订制度和维护检修安全规程等,确保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持续强化设备泄漏治理,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无故障管理,2022年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较2021年提升202%。实施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和新材料应用。实施了多功能天车防撞防挤压主动停车系统研发与应用,杜绝挤压事故发生。通过多功能天车在线监测系统革新,较好预防多功能天车电气故障并提高处置效率。对多功能天车下料系统及工具车换极执行机构电气防护装置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本质安全。完成多功能天车油管改造,减少了备件数量、设备漏油点和风压损,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强化成本管控意识,促进极限降本。班组积极开展修旧利废工作,2022年修理空调、阳极立柱油缸、抓斗、打壳机等共计122件,节省本金60余万元。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生产车间,于2018年3月建成,年处理建筑废弃物30万吨,生产干粉砂浆6万吨,机制砂15万吨,石灰石复合粉6万吨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生产线。该生产线生产装置集废料破碎、分料筛选、粉碎、除尘、环保风送为一体,经车间员工反复试用,多次测试,建立相应的软件开发设计标准,除木板、塑料、纸宵需人工分拣外,整个生产线实行智能化操作生产,无灰尘无噪声,以保证车间员工的身心健康。同时该生产线的建成还填补了贵州建筑垃圾回收资源化再生利用的空白。如何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因开山采石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减少建筑垃圾消纳占地及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走出一条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提升生态文明,建筑垃圾无害化的处理,一直是公司追寻思索的问题。生产的石灰石粉、再生细骨料经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贵州有限公司检测,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全能满足GB/30190-2013《石灰石粉混凝土》中的技术方面的要求,经申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废弃混凝土制备石灰石粉发明专利证书1个和建筑废料破碎、分料筛选、建筑粉碎系统的除尘、新型环保风送出料等实用新型专利9个。

  精馏班组由8名操作人员组成,工作内容以酒精精馏为主,调配、灌装为辅。该班组年生产乙醇500吨,其中90%用于乙醇,20%用于消毒酒精。班组团结协作勇做贡献先锋。该班组坚持定期培训,提升员工操作技能水平,在工作中员工不断提出改进优化工艺意见方案,为更高效的生产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因管理严格,班组成立以来未发生过安全事故。特别是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该班组积极快速组织人员复工参与生产疫情防控物资(消毒酒精)。在此生产期间合理组织安排人员工作,工作有序进行,采用老员工带新员工的方式24小时生产,确保防控物资的供应,共生产了217550瓶消毒酒精,为疫情防控做了贡献。开拓创新为企业开创新天地。该班组通过科学研发,高效的从实验室创新到工业工程化规模放大的创新平台,不断改良自身工艺技术、流程及设备,在实验创新、合成、提纯、过程反应控制等方面积累丰富的经验,形成一系列成熟的实验、中试、工业化技术和工艺诀窍,为高的附加价值产品提供高效的实验和产业化平台。促使公司成为促进贵州省经济发展及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位次提升做出贡献企业,产品成为博士伦、华润三九、国药集团等近三十余家知名药业集团的战略供应商。

  育种育苗车间是一支敢打敢拼,勇于创新的团队,现有员工30人,平均岁数35岁,高级技师6人,技师10人,高级工7人,中级工4人,初级工3人,该部门担负公司种苗培育、扦插、提炼等工作。车间全体员工积极进取,刻苦学习新设备、新工艺的操作技术,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各项生产任务,确保市场供货需求。目前,车间多种产品已成功申报为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产品并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其中北海道芝樱、高原雪菊、干花、香薰、精油、洗手液、沐浴露、纯露、精油、空气清新剂等产品均已录入国务院扶贫产品目录。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车间在公司带领下,积极做出响应号召在番禺和赫章两地捐资捐物,其中捐献给赫章县海雀村芝樱、欧石竹等种苗十多万株共价值25万元,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包装车间现有职工35人,担负着公司产品出厂最后一道质量保障工序。该包装车间紧紧围绕公司产品质量第一和安全生产为中心,以培养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GMP规范和质量为重点,加强包装车间管理和现场培训,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连年完成公司所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实现质量第一、安全生产,2019年荣获贵州省工人先锋号。车间求真务实,严把质量关。该车间牢记“质量是生命,生产保质量”的思想,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注重质量标准化的文明管理与日常安全生产管理相结合。该车间在包装过程中随时提示警醒我们,注意质量上的问题。同时,善于管理和团结,按时完成完成生产任务。近五年,该车间无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坚决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大胆创新、扎实每项工作。该车间大胆创新、扎实工作、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地做好生产每一项工作。把创新生产安全质量意识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保证产品质量、优化工艺,做到实实在在的开源节流。近年来,包装车间结合产品实际生产包装工艺,优化生产包装工艺流程,从操作的流程中降底物耗、节省本金,牢记使命公司提昌开源节流。

  贵州华兴玻璃有限公司工艺制造处组建于2013年2月,主要负责对产品的成型方面、瓶重进行技术攻关改善,老干妈产品瓶重由原来的230g降重到220g、啤酒瓶系列由原来的510g到420g和奶瓶系列由200克降重至170克,为公司节能降耗、轻量瓶生产技术提供技术保障。随公司产业体系和市场需求发展的新趋势,2019年11月贵州华兴分公司成立新的生产部门,工艺制造处隶属于生产二部,共有员工50名,平均年纪30岁,是一支充满了许多活力的技术工人队伍。工艺制造处下辖4个班组,主要是做玻璃成型、产品换产、产品缺陷处理、产品喷涂处理工作(其中:工艺班负责产品换产、产品缺陷的处理;制造班负责产品成型)。工艺制造处坚决响应公司号召,在VPO推进的道路上团结创新务实、积极进取。处室全体员工以充足的信心和能力、更充分的准备和公司企管的支持,在VPO、安全、产量、改善革新、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省疾控传防所是一个由19名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组成的集体,承担全省包括新冠在内的甲、乙、丙三类共20余种法定传染病的防控和现场处置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救灾防病工作,卫生城市创建等爱国卫生运动评价工作,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宿主监测工作,有力控制全省重点传染病的传播。不明原因肺炎、重症肺炎监测控制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伤寒副伤寒、甲肝、狂犬病等重点传染病发病率降为历史最低,流感监测质量在国家流感监测工作质量评比中排位靠前。新冠期间,他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处置及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常态化防控期间,承担全省复学、复工复产、会议保障新冠疫情防控及技术评估工作,为经济复苏等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面对遵义市、贵阳市等多起规模较大的新冠疫情时,再次经受住了考验。2022年8月31日以来,全所干部职员始终战斗在疫情一线,两个月内先后转战织金、七星关等多个抗“疫”战场。先后打赢了贵阳市、织金县等较大规模的新冠战“役”。全员战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全所过硬的政治、过硬的组织、过硬的能力、过硬的纪律、过硬的作风,危急关头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